为了更好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工业行业中的支撑、引领、赋能作用,助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,工信部、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—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。
有这样一个产业,它具有高产值、高增长、低消耗、污染少的关键特征,被称作我国经济最具活力、最具创新的行业之一;它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,也是加快工业转型和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;它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,它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、改善生产效率、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……它就是电子信息制造业。
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指涉及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的制造业领域。它包括了设计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,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活动。它不仅与国家经济发展、技术创新息息相关,还与百姓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,电子信息制造业将继续发展并对各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。
然而,近年来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,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着需求不振、预期转弱、增速放缓等挑战,保持行业稳定运行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。为了更好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工业行业中的支撑、引领、赋能作用,助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,工信部、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—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。
《行动方案》的主要目标是,2023到2024年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5%左右,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,并提出包括虚拟现实、视听产业、先进计算以及智能光伏等六大增长点。
未来,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如何彻底摆脱发展低缓状态,恢复行业稳定运行,从而真正实现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?今天,请跟随《中国科技信息》一起来了解《行动方案》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制定的目标和发展规划。
高产值、高增长、低消耗的电子信息制造业
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、基础性、先导性产业,规模总量大、产业链条长、涉及领域广,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、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。
那么,为什么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地位如此重要?这与其高产值、高增长、低消耗、污染少的特征有关。
首先,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,研发占比大,这使得创新性与风险性并存。同时,该领域内的大多数企业具有高固定成本、低边际成本的特点,具有较好的规模效应,可以在扩大化生产过程中摊平成本,获得更高收益。因此,电子信息制造业能够实现高产值和高增长。
其次,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,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更迭加速,包括芯片、集成电路、电子元器件等,都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。电子信息制造业对于相关产业具有很高的渗透性,例如,物联网、5G通信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加以改造,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智能健康、人工智能等产业延伸。同时,绿色制造也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,电子信息制造将更加强调低能耗和低污染。
与此同时,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全球分工最深化的产业之一,产业链较为复杂,涵盖多层次、多领域的内容,每个环节产品种类广泛。它涉及的产品和领域,包括但不限于:电子设备制造,例如电视、音响、摄像机、录音设备、家用电器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;通信设备制造,例如手机、固定电话、无线通信设备、卫星通信设备等的制造;计算机硬件制造,例如个人电脑、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外围设备等计算机相关产品的制造;电子元器件制造,例如芯片、集成电路、电子元件、电子连接器等的制造;电子材料制造,例如电子原材料、半导体材料、显示屏材料等的制造;电子信息服务,例如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、信息技术咨询等相关服务。
作为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随着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,硬件、软件、服务等核心技术体系加速重构,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、加快转型升级、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。